如何在无尽的拉格朗日中构建战巡舰
在无尽的拉格朗日中构建战巡舰需要从蓝图获取、资源规划、舰船定位及战术搭配四个核心环节入手。战巡舰作为7级基地解锁的高级舰种,其护甲普遍超过11万,输出型战巡火力可达3万但建造时间长达8-9小时,需优先确保金属、晶体、重氢等资源储备。蓝图主要通过技术档案研究获取,建议集中技术值强化主武器冷却与伤害模块,避免分散投入不同舰船导致资源浪费。战巡分为前排防御型(如乌拉诺斯之矛)、中排输出型(如新君士坦丁大帝)和功能型(如ST59),需根据舰队需求选择定位。
重氢作为稀缺资源,产量极低且战损消耗大,建议优先分配给耐久度高的战巡如乌拉诺斯之矛。工程舰需配备采集加速与仓库强化模块,中期逐步替换为大型工程舰提升效率。生产线分配上,战巡建造会占用主力舰生产线,需提前规划生产队列,避免影响其他舰船补给。若获得综合损管系统等特殊模块,可显著提升战巡的战场存活率。
战巡的战术价值体现在阵型编排与子系统搭配。前排战巡需配备附加装甲模块提升护甲至24万左右,中排战巡优先强化能量武器系统。永恒风暴级虽依赖主炮输出,但450移速能协同巡洋舰队行动,适合高速机动战术。需注意子系统可能被针对性摧毁,建议通过增援指令快速补充ST59等防御型战巡维持战线。舰队移动速度由最慢舰船决定,战巡普遍250-500移速,需与高速护卫舰分编不同舰队。
后期发展需平衡战巡与其他舰种的协同。航母搭载的护航艇可弥补战巡防空短板,如太阳鲸搭载6艘蜂巢守卫者能增强区域控制力。攻城类舰船如诺玛M470可与战巡组成拆家队,利用高移速实施战术骚扰。不建议在主力编队中混编维修船,因后期维修量难以匹配战场损耗,反而降低整体输出效率。实战中应通过集结指令集中战巡火力,配合侦察舰锁定高价值目标。
战巡舰的终极强化方向取决于模块获取进度。乌拉诺斯之矛在装备综合损管系统后能转型为攻防一体的全能舰,新君士坦丁大帝级则需优先解锁离子炮子系统最大化输出。技术储备有限时,建议专注培养1-2艘核心战巡至金标,而非平均强化所有舰船。定期参与星系争夺战获取战斗数据,可加速蓝图研究进程,但需避免过早投入高烈度冲突导致战损失衡。